山城“四色”任遨游
| 招商动态 |2017-01-03
◆ ◆ ◆◆
山城“四色”任遨游
黎川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纪实
◆ ◆ ◆◆
文 | 刘霞 熊云
“
黎滩河畔的老街,游客们游览张恨水故居,感受少年张恨水在老街读书听戏的生活;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的岩泉国家森林公园奇峰异石、山瀑流泉,游客们纵情山野,陶醉于自然风光;4万亩玉湖碧波荡漾,丹霞奇石壁立,形态万千,精美的景致让游客们流连忘返……近年来,黎川县大力打好“古色探秘游、绿色生态游、红色文化游、土色乡村游”4张牌,“四色”旅游在黎滩河畔迅速升温,提升了黎川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
古色观光旅游创“牌”
8月16日,一批来自福建的游客在黎川老街观光旅游,欣赏明清老街骑楼建筑,品尝当地特色小吃芋糍,感受张恨水少年时代生活环境,黎川古色旅游资源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观光。
近年来,该县秉承“保护与开发并重”的理念,做好黎川老街的修缮管理工作,实施电线下地、道路平整、排水疏通等工程,建设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整合资源,围绕重修“百店”、再现“百堂”、复兴“百业”、纪念“百人”的主题,通过减免房租、水电优惠等政策,吸引传统手工艺、剧团回老街开业,打造完善的旅游业态。挖掘整理老街的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和悠久的传统手工艺,为旅游产业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目前,老街古城正在申报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
东华山船屋是该县着力打造的又一个古色旅游牌。108间的神秘船屋、黄家祠堂的双龙争鼎、万字神符、洪帮圣地等景点扑朔迷离,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探秘旅游。2013年,东华山水景区被评为国家级3A风景区,并在今年5月13日与洪门文化基金会成功签约,提升打造以洪门文化为内核的东华山水风景区。今年以来,该县仅明清老街和洲湖船屋景点就接待省内外游客15万余人次。
绿色生态旅游升“温”
8月17日,在黎川县岩泉国家森林公园,来自上海、福建、浙江等地的游客或在游步道漫步,或抱着千年“香榧王”合影,尽情享受着这儿的自然风光。
为做活山水文章,打造旅游大县品牌,该县依托当地秀美的自然风光,大力开发生态旅游业。重点推进东华山水景区、玉湖、岩泉国家森林公园和投资5亿元的尚岛休闲旅游度假区等四大景区建设,以及龙头寨、万亩香榧园等景点建设。同时,对一批县、乡、村公路进行改建,建立生态旅游线路120公里,与周边县市沟通更加便捷。秀美的山水风光和便捷的交通,吸引了一大批省内外的游客前来观光。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县接待绿色生态游旅客4万人次。
红色文化旅游走“红”
近日,在黎川县湖坊乡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一批来自南昌的游客在这里开展缅怀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湖坊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成为各单位党员干部开展学习教育的一个红色招牌景点。
近年来,该县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加快红色旅游遗址景观的修复和建设,提升红色文化旅游的景区品质和接待能力。该县通过招商引资,争取到红色旅游资源开发项目资金300多万元,完成了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戏台等红色旅游景点的重建工作,整修红军街街道300平方米、红军广场地面400平方米,推出竹杯、竹帽、特色小吃等旅游产品。今年,仅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就接待游客5万人次。
土色乡村旅游吸“金”
在聚龙湾休闲生态农庄,一群“驴友”骑着自行车从城区来此观光、休闲、垂钓,玩得不亦乐乎。“驴友”黄伟说:“这儿风景优美,既可垂钓捕捞,还能吃到新鲜的有机鱼,是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该县因势利导,将生态农业建设与休闲观光旅游结合起来,引导农民建立各种农庄、茶庄、果园、家庭农场,打造极具田园风格的旅游项目。日峰、潭溪、荷源、德胜、熊村等乡镇开发了种植、养殖、采摘等农业旅游项目20多个,初步形成了以观光生态农业开发基地为主体的生态游、以体验乡村生活情趣为主的农家游、以展现现代农业技术为主的科普游、以休闲农庄为主体的度假游、以采摘体验为主的果园风景游等农业旅游产品,推动农业从一产业向三产业转型升级。目前,该县已建潭溪新庄的烤烟农业、日峰镇的聚龙湾渔业、鑫成花卉园等颇具特色农家观光旅游基地、度假休闲山庄10多处、农家旅馆50多家,拉动就业人员5000多人。仅上半年,该县乡村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2万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