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后宅曹村:“三治”结合引回归 共建城市后花园
| 招商动态 |2018-04-20
“
“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近年来义乌市一直在基层实践探索的路径方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农林局着力在系统上破解新型城镇化“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空间在哪里”的问题,打通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之间的“任督二脉”,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为率先探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良好基础。
”
随着义乌市十大美丽乡村精品线的建设推进,德胜古韵精品线上的曹村发展迅速。走进后宅街道曹村,村中角角落落不仅干净整洁,更在细节之中见生活艺术:村民们在庭院周围搭起了竹编篱笆墙,把外墙门头修建成古色古香的造型,一些店铺挂起了吉祥喜庆的花灯……在义乌市众多各显神通搞建设的乡村中,曹村在解决“人、钱与空间”的问题上给出了属于自己的参考答案。
精英回乡成立乡贤理事会
2014年以前,曹村还是个偏远落后的小山村,村民基本靠外出务工经商谋生,长居村中的村民基本以留守老人儿童为主。2014年9月,新上任的村书记曹俊民痛定思痛,决意带领村民改变村庄现状,曹村自此开启乡村振兴之路。村庄要发展,思路要转变,闭门造车行不通,村两委开始见缝插针地学习取经。随着眼界的不断开阔,村两委班子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村庄要发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是基础,结合曹村实际,趁着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的东风,村两委适时提出了发展乡村旅游的设想。
适逢曹村建设之初,在北京创业的曹勤丰回家探亲,得知了村集体谋发展搞建设的构想,主动出谋划策。在与村书记交流的过程中,曹勤丰坚定了要为家乡做点事的念头。为了淳“乡风”聚“民心”,曹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修《曹氏宗谱》,为此乡贤理事会应运而生,经过理事会成员8个多月的辛苦奋战,《稠岩曹氏宗谱》编纂完成。同期还举办了历时25天的颁谱典礼。
招商引资透明发展清廉村
为大力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农林局提出了实施招商引资新举措,通过完善平台招商、土地等商、保障亲商三方面机制,为发展乡村旅游开辟了新路径。此时的曹村已完成了前期的基础建设,“荷花节”等多彩民间文化活动也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美丽村庄、和谐民风、多彩民俗也让不少投资机构抛来了橄榄枝。
2017年,曹村通过筛选,在十几家意向投资机构中选出一家旅游投资公司,并于当年7月签订合作协议,村集体以土地入股,共同开发乡村旅游项目。通过村内公告栏、宣传窗可以看到,项目工程已完成前期的土地平整,道路、电网、喷管等的铺设,主干道的花草种植等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村集体公开的数据,与村集体签订协议的“花间乐园”旅游投资公司已完成3000万元的投资目标,并将于今年10月达到8000万元的投资目标。据悉,“花间乐园”公司计划总投资为1.4亿元,而村集体以土地入股,持有股份为10%。面对村里的建设与投资情况,曹村村民的了解程度并不亚于村两委,在这样阳光透明的信息公开下,村民们的建设热情进一步被激发出来。
在全村人的努力下,曹村连续两年被评为金华市五星基层党组织,并荣获市“美丽乡村特色村”、“垃圾分类示范村”、市“十佳最具潜力美丽村落”。
盘活资源打造古居商业街
在市农林局“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理念推进下,义乌市各村正在逐步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联动体系,以实现提升长效管控和服务能力。在曹村,德治的理念尤为突出。文化礼堂落成之际,曹勤丰就主动站出来,带头捐款完善礼堂内部设施建设。当时,全村村民人人“凑份子”,多的几万元,少的几百元,构成了今天让邻村人羡慕的文化礼堂。
一天,曹俊民跟曹勤丰提起“美丽乡村建设”的事情时感慨:“咱们村的老街要是能够修复回去那就好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作为曹村人共同的记忆,恢复老街不仅是曹俊民的梦想,更是大家共同的愿望,曹勤丰当时就表态:“只要村里想干,村民想干,咱们就干,钱的事情我来想办法。”
说干就干,曹俊民立即召集村民召开会议,村两委以及村民代表一致认为,把村里被浪费的危旧房做一次资源的重新整合,然后把各类产业引进村里,引导村里闲置劳力学会新的生活技能与生活方式,同时改变村民的居住环境,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
在得到大家一致同意支持下,老街修复改造提升工作提上了日程。曹勤丰当之无愧成为了这项工作的领头羊,他立即着手安排好北京公司相关事宜,在公司股东以及同事们的理解和支持下,带着自己多年的积蓄,带着回报家乡的满腔热情,义无反顾投身到曹村振兴发展建设中。曹村老街的规划设计已完成通过,不久,集民宿、乡吧、餐饮、游玩为一体的古民居商业街将在这里诞生。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